03 cip國際貿易術語案例分析(急!!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分析!!!)

时间:2024-07-11 02:25:21 编辑: 来源:

密切聯系原則,本案也可以適用中國法律

綜上,法院決定適用中國法律界定爭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本案證據表明涉案貨物正本提單項下貨物已由通知人提供銀行保函而未提交正本提單向被告提取貨物,據此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承運人應憑正本提單交付貨物的航運慣例,理應就此向原告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第七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如下:1、綜合會社向國泰國貿公司賠償貨款損失5.9598萬美元及利息損失

此外,依據被告乙株式會社提交的公司證明,其是一家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的境外企業,但由于被告在本案中出具自己的提單承載涉案貨物,因此其實際充當了無船承運人的角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第七、八、二十六條以及我國交通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的公告》第一、三條的相關規定,其本無權未經許可自行在我國境內簽發提單從事無船承運人業務

鑒于被告的前述違法經營行為,其在本案中向原告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賠償責任的同時,依法應由我國相關職能部門對其擅自在我國境內簽發提單從事無船承運人業務的行為予以查處

有5個案例,點擊下面鏈接免費免注冊下載DOC文檔: 買粉絲://gjmy

sict

e

買粉絲/jxff/fzal/%B5%DA6%D5%C2%20%C3%B3%D2%D7%CA%F5%D3%EF%B0%B8%C0%FD

doc然后這個鏈接里還有5個: 買粉絲://jpkc

hnjmxy

買粉絲/gmsw/onews

asp?id=298希望蛋卷的回答可以幫上你

案例一: 內陸出口選擇CIF還是CIP [案情介紹] 2002年10月,英國A公司與我國B公司簽訂合同購買一批餐具,價

1、簡要地說,對于CIF貿易術語條款,賣方要承擔將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舶之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并承擔到目的港海運費和保險費,買方則要承擔自貨物被裝上到目的港的船舶之后的一切風險。即對于貨物的風險的劃分,以貨物被裝上船為界。

對于本案例來說,B公司向C運輸公司索賠全部損失8萬美元毫無道理,因為C公司在陸路運輸過程中因為車禍造成4箱貨物碰損,那么,承擔這個損失是正當的。造成A公司壓價的真正原因是付款條件選擇不當,即D/A本就是是一種極具風險的支付方式,即D/A是承兌交單,也就是完全憑A公司的商業信譽,故這類支付條件本身就存在著A公司不付款的風險。這是A公司在付款到期之前沒有倒閉,如果在付款到期時A公司一位經營不善倒閉了,B公司將雞飛蛋打——將收不到貨款。而A公司借口打壓價格還算仁義,如果此時市場變化,價格大幅下降,那么大幅砍價,B公司又奈何?所以,真正造成B公司被動的是D/A這種支付方式買下的禍根!

所以,B公司訴C公司不是沒有訴成?仲裁的結果不還是按C公司的承諾,賠償4箱碰損貨物的降價損失,賠償損失共計2.5萬美元,其余貨物降價及利息損失由B公司承擔。這說明真正的原因不是C公司造成的。

這是該案例應該認真分析的關鍵點——至于CIF買賣雙方的責任、義務的劃分該術語的定義非常明晰,何須分析而啰嗦?!

2、該案例不在于怎樣考慮陸運的風險,而在于在國際貿易中如何選擇風險小的支付方式——如果該案例的支付方式采用的是信用證結算,那么B公司只要按時交貨,并提交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那么即便出現這種狀況,B公司不會又任何損失,而A公司也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索賠得到相應的補償。

所以,還是要理論結合實際,將理論服務于實踐,這樣才是學習理論的關鍵,不然從書本到書本,與實踐中不知如何解決實際問題,與趙括何異?

國際貿易術語案例

1.《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宗旨和范圍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以下簡稱In買粉絲terms)的宗旨是為國際貿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貿易術語提供一套解釋的國際規則,以避免因各國不同解釋而出現的不確定性,或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減少這種不確定性。

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互不了解對方國家的貿易習慣的情況時常出現。這就會引起誤解、爭議和訴訟,從而浪費時間和費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際商會(ICC)于一九三六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釋貿易術語的國際規則,名為In買粉絲terms 1936,以后又于一九五三年、一九六七年、一九七六年、一九八0年和一九九0年,現在則是在二000年版本中作出補充和修訂,以便使這些規則適應當前國際貿易實踐的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In買粉絲terms涵蓋的范圍只限于銷售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中與已售貨物(指“有形的”貨物,不包括“無形的”貨物,如電腦軟件)交貨有關的事項。

關于In買粉絲terms,看來有兩個非常普遍的特別誤解。一個是常常認為In買粉絲terms適用于運輸合同而不是銷售合同。第二個是人們有時錯誤地以為它規定了當事人可能希望包含在銷售合同中的所有責任。

首先,正如ICC一貫強調的那樣,In買粉絲terms只涉及銷售合同中買賣雙方的關系,而且,只限于一些非常明確的方面。

對進口商和出口商來講,考慮那些為完成國際銷售所需要的各種合同之間的實際關系當然是非常必要的。完成一筆國際貿易不僅需要銷售合同,而且需要運輸合同、保險合同和融資合同,而In買粉絲terms只涉及其中的一項合同,即銷售合同。

雖然如此,當雙方當事人同意使用某一個具體的貿易術語時,將不可避免地對其他合同產生影響。舉例說明,賣方同意在合同中使用CFR和CIF術語時,他就只能以海運方式履行合同,因為在這兩個術語下他必須向買方提供提單或其他海運單據,而如果使用其他運輸方式,這些要求是無法滿足的。而且,跟單信用證要求的單據也必然將取決于準備使用的運輸方式。

其次,In買粉絲terms涉及為當事方設定的若干特定義務,如賣方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或將貨物交運或在目的地交貨的義務,以及當事雙方之間的風險劃分。

另外,In買粉絲terms涉及貨物進口和出口清關、貨物包裝的義務,買方受領貨物的義務,以及提供證明各項義務得到完整履行的義務。盡管In買粉絲terms對于銷售合同的執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銷售合同中可能引起的許多問題卻并未涉及,如貨物所有權和其他產權的轉移、違約、違約行為的后果以及某些情況下的免責等。需要強調的是,In買粉絲terms無意取代那些完整的銷售合同所需要訂入的標準條款或商定條款。

通常,In買粉絲terms不涉及違約的后果或由于各種法律阻礙導致的免責事項,這些問題必須通過銷售合同中的其他條款和適用的法律來解決。

In買粉絲terms一直主要用于跨國境的貨物銷售交付,因此,它是一套國際商業術語。然而,有時In買粉絲terms也被用于純粹國內市場的貨物銷售合同中。在此情況下,In買粉絲terms中的A2、B2及任何與進出口有關的條款當然就變成多余了。

2.為什么需要對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進行修訂?

連續修訂In買粉絲terms的主要原因是使其適應當代商業的實踐。一九八0年修訂本引入了貨交承運人(現在為FCA)術語,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在海上運輸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即交貨點不再是傳統的FOB點(貨物越過船舷),而是在將貨物裝船之前運到陸地上的某一點,在那里將貨物裝入集裝箱,以便經由海運或其他運輸方式(即所謂的聯合或多式運輸)繼續運輸。

在一九九0年的修訂本中,涉及賣方提供交貨憑證義務的條款在當事方同意使用電子方式通訊時,允許用電子數據交換(EDI)訊息替代紙面單據。毫無疑問,為了使In買粉絲terms更利于實務操作,其草擬和表述一直都在改進。

3.In買粉絲terms 2000

在為期兩年的修訂過程中,ICC盡其最大努力通過ICC各國家委員會吸取了各行業國際貿易從業者的意見和建議,完成了修訂稿的多次修改。令人高興的是,在In買粉絲tenns的這次修訂期間,ICC從全世界使用者得到的反饋意見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比ICC與In買粉絲terms的使用者之間交流的結果產生了In買粉絲terms 2000這個版本,與In買粉絲terms l990相比看上去變化很小。原因很明顯,即In買粉絲terms當前已得到世界承認,所以ICC決定鞏固In買粉絲terms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的承認,并避免為了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在修訂過程中,ICC盡量保證In買粉絲terms 2000中的語言清楚準確地反映出國際貿易實務。新的版本在下面兩個方面作出了實質性改變:

•在FAS和DEQ術語下,辦理清關手續和交納關稅的義務;

•在FCA術語下裝貨和卸貨的義務。

無論是實質變化還是形式變化都是在對In買粉絲terms的使用者廣泛調查的基礎上作出的,而且對一九九0以來In買粉絲terms專家小組(專門為In買粉絲terms使用者提供額外服務的機構)收到的買粉絲意見給予了充分考慮。

4.在銷售合同中訂入In買粉絲terms

鑒于In買粉絲terms不時修訂,所以,如果合同當事方意圖在銷售合同中訂入In買粉絲terms時,清楚地指明所引用的In買粉絲terms版本是很重要的。人們很容易忽略這一點,例如當在標準合同或訂貨單中引用了早期版本時,未能引用最新版本,可能會對當事方的意圖是在合同中引用新版本還是早期版本引起糾紛。希望使用In買粉絲terms 2000的商人,應在合同中明確規定該合同受In買粉絲terms 2000的約束。

5.Ineoterms的結構

一九九0年,為了便于理解,將所有的術語分為四個基本不同的類型。第一組為“E組”(EX WORKS),指賣方僅在自己的地點為買方備妥貨物;第二組“F組”(FCA、FAS和FOB),指賣方須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運人;第三組“C組”(CFR、CIF、CPT和CIP),指賣方須訂立運輸合同,但對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裝船和啟運后發生意外所發生的額外費用,賣方不承擔責任;第四組“D組”(DAF、DES、DEQ、DDU和DDP),指賣方須承擔把貨物交至目的地國所需的全部費用和風險。下表反映了這種分類方法:

2OOO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E組(發貨)

———————————————————————————

EXW 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F組(主要運費未付)

———————————————————————————

FCA 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

FAS 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FOB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C組(主要運費已付)

———————————————————————————

CFR 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CIF 成本、保險費

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CPI 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CIP 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D組(到達)

國際貿易術語CIP

CIP(CARRIAGEANDINSUR

搜索关键词: